济水一中张四海
教师好好学习,学生天天向上。现在,我沿着“阅读、实践和反思”的专业成长之路。体验着教育的诗情画意,过着一种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今天,我非常乐意与老师们分享自己成长的体会。
95年我上班的第一天起,我就像其他年轻教师一样,听课、上课、批改作业,每天忙到深夜十一二点。第一年送毕业班,我和同事就超额完成了升一中的指标,作为班主任,我受到学校表扬和一台洗衣机的额外奖赏,但我内心却并没有成就感,我清楚这是通过时间拼出来的,不仅半数多的学生都成了陪读生,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还导致了喉咙对冬凌草含片的依赖。教师教的辛苦,学生学得痛苦,这,不是我心中教育的模样。
在一次教体局组织的师德演讲中,我有幸聆听了济源一中秦望老师的教育故事——“另类教师的幸福生活”,我明白了,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就必须走“阅读、实践与反思”的专业成长之路。
第一、阅读,我远离了职业倦怠
我的阅读兴趣起源于朱永新教授发起的“教育在线”网站。“教育在线”网站汇集着全国优秀的教师,他们的教育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我的眼球,我激动着他们的精彩,淡忘了放学的铃声,忽略了黑夜的降临,看了又看,来了又来,“教育在线”成了我的精神加油站,使我浮躁的心灵趋向平静。于是,我成为“教育在线”中的一员,不仅读帖,回帖,还书写着自己的教育故事。在阅读中,优秀教师的理念照出了我教育理论的匮乏,我的自卑感和羞愧感越来越浓。回望走过的路,我才发现参加工作的前10年,自己几乎没有认真看过一本教育专著!从此,我疏远了电视,戒掉了上网看电影的习惯,成了书店的常客。我为自己买来了《我的教育理想》、《优秀教师一定要知道的14件事》等教育书籍。学校为老师们订阅的《教育时报》我每期必看;教室的学生图书专柜,我经常借阅。我还在新华书店“读者俱乐部”办了两个借书卡。读书和写教育随笔已经成了我简单而充实的生活。如今,我积累读书笔记八本,在“教育在线”和“研修茶座”的博客中发表日志二百多篇,赢得了08年度教体局“读书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有多篇论文获市级一等奖。08年5月28日,我的读书感悟在省级教育报刊(《教育时报》)上发表。09年10月31日,我的育儿感悟在省级报刊《关心下一代》报刊发表。这些,使我体验到了一种成就感。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我远离了职业倦怠,增添了教育智慧,更新了教育理念。
第二、实践,我享受到了教育乐趣
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我率先打破物理实验课的模式,强调实验应该强化学生的摸索和探究意识,淡化教师的演示和规范行为。因为我坚信“学生吃教师嚼过的馍是没有味道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在实践和主动思考中激发出来的。我的教育理念受到教研室杨国顺老师的赞同,得到校领导的肯定,这使我有机会参加学校和上级组织的各种活动,这些,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心和勇气。
“越落后的地方课堂越安静”、“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思维最活跃”、“课前教师一句话决定整堂课教室的氛围好坏”。这些句话对我的震动很大。课堂上,我积极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这不仅把调皮的孩子的学习热情调动起来了,把我的教育浪漫情怀也调动了起来:课前我和学生共唱革命歌曲,我让学生站起来,闭上眼睛,放声歌唱,营造激情。课堂上我用英语提问或表扬学生,for example : “who can anwer ? ”、“you please !”、“you are very good !” 、“sit down ,please !”。课后我和学生一起打球,球场上,我和学生欢声笑语,大汗淋漓。不仅如此,我还树立了赢在课堂,很少布置节假日作业的习惯。我的课已经成为学生一天中的期待。
金奖银奖不如学生的夸奖,“夜平安,圣诞来,致敬老师张四海:我寻芬芳花自开,名师师自来。天涯海角共徘徊,喜逢张四海。不愧名师称霸一代!激情飞扬显神采,教学有道从不怠,深得学子爱!……”
学生的评价使我很快乐很自豪很有成就感,这,就够了!
在实践中,我明白了“造成教育青少年的困难的最重要原因,在于以赤裸裸的形式进行教育,而处于这个年龄期的人,就其本性来说是不愿意感到有人在教育他们的(苏霍姆林斯)。”在实践中,我用学来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如每周的夜自习时辅导时,我进教室后首先观察学生一遍,然后看似无意的找了个位置坐下,其实我坐在了最有可能捣乱的学生的身边;课堂上偶尔学生的手机响了一下,我知道全班学生都在看我如何处置,这时我有意继续原来的工作,似乎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因为我知道手机响的同学已经惊慌失措了,我是在利用“教师要有能力忽略细小的干扰”来处理偶发事件;调皮的学生有了点滴的进步我会向家长打电话报喜……如今,我已从简单的教育方式中走了出来,走进了追求教育艺术减少教育遗憾的道路上。
第三、反思,我走进了科研型教师
反思是一种发现,也是一种提升。什么是反思?李镇西老师诠释得非常好:“同样两个大学毕业生分到学校工作,同样兢兢业业地上班;三年后,其中一个无甚进步,最多就是所教学生考上了高一级学校,而另一位教师却硕果累累,什么原因呢?原因就在于,前者每一天的兢兢业业都是盲目而麻木地工作,他表面上工作了三年,其实只工作了一天,因为他每天都在重复昨天的故事,而后者则的的确确工作了三年,他每一天都带着一颗思考的大脑在工作。这就是我说的反思型教师。”回顾我十几年的教育教学经历,我的反思主要包括:
1、最重要的是对教育失误的反思。几乎可以这么绝对地说,任何一个教育者在其教育生涯中,都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区别优秀的教育者和平庸的教育者,不在于教育者是否犯错误,而在于他如何对待已经犯了的错误。善于通过反思把教育失误变成教育财富,这是任何一个教育者从普通教师走向教育专家乃至教育家的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2、对教育行为的反思。反思不仅仅是针对明显的教育失误,也包括对自己一切教育行为的反思:和学生谈一次心,上一堂课,组织一次活动,甚至和学生交往过程中的某一个蕴含教育因素的细节,都可以成为我们反思的内容。精益求精,与时俱进,缘时而新,因人而异,都可以使我们的教育更加完美,更具心灵的感染力。
3、对教育理论的反思。我们尊重理论,但不迷信理论。我们在继承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教育理论与传统的同时,理应以追求科学、坚持真理的胆识,辨析其中可能存在的错误之处;对一些似乎已有定论的教育结论或教育命题,我们也可以根据新的实际情况、新的实践予以重新的认识与研究,或修正,或补充,或发展。
虽然我的每一天都不一定做得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我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相信自己正在向优秀教师的境界靠拢。
现在,我虽然在专业成长之路上有那么一点点的积累,但这与学者型、科研型教师相比还差很远。所以我将一如既往,继续努力,虚心向各位同行学习、向专家学习,力争使自己成长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科研型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