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生的“考试”能力在全球是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相比的,各项竞赛我们中国的学生成绩无不让其他的国家望尘莫及,但是我们也经常听到过关于中外学生各种能力比拼的故事,中国学生的动手能力、耐挫折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方法却让人汗颜,为什么?
美国是世界上创造力最强的国家,而中国是世界上模仿力最强的国家,“山寨”成为中国特有的名词,为什么?
17世纪前我国在世界科技史上的前27项重大发明中占了18项,比例在54%以上,而到了19世纪剧将为0.4%。四大发明让我们引以自豪,但是工业革命却没有发端于中国,西方依靠指南针发现了世界,用火药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用造纸术和印刷术传播了欧洲的文明,为什么?
温家宝总理四次看望钱学森,钱学森四次问总理:“为什么我们的教育一直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为什么?
年年轰动全国的高考状元们到了大学却平平凡凡,到了社会完全销声匿迹。为什么?
……
创新!我们的教育缺乏的是创新!
从古至今,我国的教育家一直提倡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从自己学生时代的应试教育到现在作为教师的我正在实施的素质教育,教育不能说没有变化,但是人们对分数的重视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分数的高低仍是衡量一个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所以我们培养不出创新型的人才。
反思我们现在的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个原因限制了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一是因为我们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听话教育扼杀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把爱问问题的学生教育成了没有问题的学生,严重点来讲我们进行的不是教育而是驯化;制度化的教育扼杀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严格的管理制度、规范的教学要求、模式化的教学过程无不制约着学生自由表达思想的愿望,扼杀着学生的想像力。
二是标准化的教育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答案的标准化,让有创造性思维的学生深受其害,从而限制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我们重知识传授轻思维训练;重知识积累而轻质疑思辨;重知识再现而轻引导创新。
三是夸大的分数功能泯灭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使我们的学生变成了不会质疑、不敢质疑、不愿质疑的被动的知识接受者,缺乏独立思考和想像力,除了接受还是接受。
所以,我们必须改变我们现有的教学观念和方式,将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我们教育的目标,在平时的课堂上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尽可能大的给学生提供更大、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