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大于传承
国培(2014)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修班第一天培训有感
今天是《国培计划(2014)--河南省初中综合实践活动驾驭能力提升研修班》的第一天,来到福建教育学院之前,我对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无所知,在网上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还是非常的迷茫。
简单的开班仪式结束后,在邹开煌教授的组织下,我们进行了一项以消除陌生感、增强团队合作能力的破冰活动----设计小组的组徽、制定组名、组训、选举组长和组阁成员,限时40分钟。刚开始我觉得和拓展训练一样,没什么重要的意义,就是将学员分成小组,有利于活动而已。但是当肖晓阳老师点评时,第一句话就点醒了我,“刚才大家进行的破冰活动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缩影”,霎时,我恍然大悟,原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是课程要学习什么明确的知识,而是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实践活动的过程,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积累知识、提升能力、培养素质。
让我更震撼的是肖晓阳老师从整体布局、颜色调配等多个角度对五幅作品进行的点评,可以看出肖老师在艺术方面有很深的造诣,通过邹教授下午的介绍,我们得知肖老师的专业是化学,而肖老师在诗歌、楹联、武术、音乐、书画、收藏、盆景、剪纸等方面都有很深的研究,并且出版了不少的著作。可见,上好综合实践课程,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对教师有很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有渊博的知识,能够信口张来、信手拈来,夸张的讲就是教师要上知天文下晓地理。
下午,邹开煌教授对我们进行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位、现状、问题及对策》专题报告,通过邹教授的报告,使我对综合实践课程有了全新及全面的认识。综合实践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没有统一的教材,要靠老师自己探索开发课程资源;没有课程标准,只有指导纲要。但是又是国家规定的从三年级到高中的一门必修课程。
我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综合是指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实践是指“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重在通过学生亲身经历探究的过程,学会并提升策划、思考、引领的能力,使学生养成交流的习惯、合作的习惯、动手的习惯、严谨的习惯、分享的习惯、积极进取的习惯。而这些正是实施课程改革目的所在。
但是,回望我们实施的课程改革,我们是过分的强调了继承,而忽略了实践。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就是适应社会、造福社会。而我们的教育一味的强调了知识的提升,而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六年级学生聂利《对蜜蜂如何发出声音》的研究和敢于质疑专家的勇气、永安一中学生《对抗战遗址的保护和开发》成果获得时任卢展仝书记的重视并取得巨大经济效益、天津六名高一学生设计的内环行立交桥获得专业部门的认可并取得专利等多项例子说明:这门课程的实施不仅不会耽误学生的学业,反而会促进学生多方面综合能力的发展,只会使学生更加的优秀。
我们的学生没有这种能力吗?不是,是因为现在的教育只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这次的培训学员中,全省各地来了50名的教师,但是,没有一个地市开设这门课程,全国开设这门课程的地方屈指可数。难怪有人这样评价中国的教育:“看到幼儿园的小朋友时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希望,看到小学生时感到希望很大,看到中学生时是失望,而看到高中生时是绝望。”由此可见开设这门课程的必要性,而我们教师更是任重而道远。
今年的职称第三大项中第一条就是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取得良好效果。我今天才明白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虽然不是校本课程,但是我觉得我们学校的校本课程目的于此相通,我们应该加大校本课程的实施力度,完善校本课程的实施流程,让全体老师引起思想上的重视,通过校本课程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从而更有效的促进我们的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