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美好的语文生活
——我的专业化成长之路
济水一中 张小锐
17年前,在三尺讲台上我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坐标,面对着几十双纯净的、渴求知识的眼睛,深深意识到“笔耕台耕育桃李”,不但要有“望尽天涯路”的大志,更要有“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精神。大千世界,生活丰富多彩,人们都在这多彩的生活中追寻适合自己的生活。我是语文老师,也在追寻;不过,我追寻的是美好的使我迷恋的滋润我成长的语文生活。我在这些年专业成长的道路上一路走来,一路欢歌,一路收获。
一、教书逼我努力地探索语文生活——课堂是专业发展的主阵地。
第一堂语文课,是我探索语文生活的起点,说我的准备有多认真都不过分,因为教案改了多少遍,连我自己都说不清楚,总之,熟到差不多每句话都能背得下来。那天,我特地起了个大早,细细的推敲了教案中的每一个环节,信心百倍的走向了教室。心想,今天一定要搏个开门红。进入教室,开口向学生问好,就按自己设计好的内容开始讲课,哪知学生根本没把我放在眼里,先是小声说话,再是大声喧哗。于是我大声讲课,想以此来制止学生。我的声音越大,学生的声音就越大,一个人的声音再大也盖不住几十个学生的声音。结果,整个教室都乱了,乱得就像一锅粥。失败!失败!我的第一节语文课以彻底失败收场。我深知,要当好一名语文老师,除了苦练课堂基本功之外,还要坚持深入探索语文生活,以提升语文素养和获取教学经验。教书逼着我说干就干。
我先从听课开始。我一有空就钻到别的教室里听课。也许是同事们心地善良、乐于助人,他们热情的言传身教。我从他们身上和语文课堂生活中学到了许多许多:变书面语为口头语、分层教学、调控进度、机智应变……渐渐地,我的课堂操作起来越来越熟练了,在我的课堂上,有了“大声朗读、沉思静读”的“读味”,有了“咬文嚼字、品词读句”的“品味”,有了“圈点勾画、批注书写”的“写味”。我的语文课越来越得到学生的认可,他们觉得上我的课是一种期待,一种享受。
参加优质课,勇于锻炼自己。曾记得,为了参加市里的语文优质课,我的课在同事们的悉心指导下,一改再改,《童趣》一文,通过导入(激趣)──朗读(感趣)──译读(探趣)──品读(说趣)──想象(创趣)的教学环节,最终获得了市里的语文优质课一等奖。
积极参加同课异构。校园文化节,我和另一位同事的同课异构《散步》,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学生一步步进行领悟思索,感受到了亲情的可贵、美好,收获很多。因此,本节课也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二、看书引我执着的寻找语文生活------这是专业化发展的关键。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非常感谢书本的馈赠与引导,使我从小就迷恋上了语文,执着地寻找语文生活。但为人师之后,我读书,不再是儿时的看书,而是探究性地阅读,是一种学习型的探索。尽可能多接触教育方面的书籍,丰富自己的心灵,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并先后购买了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朱永新的《新教育之梦》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以及《名师课堂实录》《给教师的建议》等一系列书籍。通过读书,既提高了自己的修养学识,也促进了学生的进步与提高。在语文课上,我眉飞色舞,学生眉开眼笑;我神情激越,学生神采飞扬;我妙语连珠,学生滔滔不绝;我才思敏捷,学生灵光闪烁;我哲思泉涌,学生智慧流淌。
三、网络促我看到精彩的生活——这是专业化发展的动力。
网络是一个神奇的世界,是引领教师成长的好地方,也是最便宜、最实在的教师培训基地。自从有了网络之后,我再也不仅仅满足于读几本教育杂志和与几位同事进行交流,每晚,只要有空余时间,就坐在电脑跟前,搜索着教育在线,痴迷于K12,流连于研修茶座,通过QQ、论坛、博客等多种形式,在网上直接与大师、专家对话,与优秀教师交流,甚至寻找到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优秀、最智慧的头脑,与他们进行交流,充实自己的生活,开阔自己的视野。多少个深夜,我敲击着键盘,点击着鼠标,从中我看到了一个个更精彩的世界,认识了一位位更智慧、睿智的学者,学到了一套套更有效、更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近两年我先后参加了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远程班主任培训、学科素养培训,并顺利通过考试。
四、课题催我不懈地研究语文生活——这是专业化发展的根本。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研究者。近年来,我在教学中不断思索,因而也有很多困惑。比如:新课标实施以来,虽然我们的观念也在逐渐发生变化,但是传统的语文课的“少、慢、差、费”现象依然存在并影响着我们: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语文课较多地体现了“工具性”,却较少体现“人文性”;课堂上缺少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冶、审美的熏陶。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严重缺失!基于此,我积极参加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激趣艺术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完善了一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方法。激活了学习的主体,诱发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动机,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处于最活跃的状态,最佳的接收教学信息,这样,教和学和谐发展,也就更好的把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起来,达到了语文教与学的双赢。在教学实践中,我着意创设各种有效情境,不失时机地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觉得“学习有味”,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加速了学生完成认知过程,使学生由“厌学”到“爱学”,由“爱学”到“学会”,由“学会”到“会学”、“善学”。
在参与课题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提升了我自身的素养和魅力,不仅成就了学生,也成就了我自己。
十几年来,我一直不断读书、上网——学习语文;教书——探索语文;参加课题——研究语文,一直在追寻美好的语文生活,享受美好的语文生活:但学然后知不足,教而后知困,对于我热爱的语文生活,我会在心灵之光的照射下,一直追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