庥痘精国产入口2024网址_玖玖玖草有限公司_永久免费成品a人视频

当前位置: 主页 > 教学园地 > 学习交流 >

“三步”阅读指导 提高自学效果

时间:2009-10-06 12:33来源: 作者:孔新颜 点击:

孔新颜


我校推行的“三环自主”式教学模式把“学生自学”放在第一步,但是要提高自学效果,就必须让学生学会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是学生最基本的学习活动,阅读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针对当前思品课教学的现状和学生实际,我认为,加强对学生进行阅读的指导,帮助学生学会阅读,挖掘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失为一条可行之策。通过近段时间的课堂教学的探索以及对中学新课程的探究,我认为可从“课前阅读——课中阅读——课后阅读”三步的指导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第一步:课前阅读指导
课前阅读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本中的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一般我们都比较注重课前阅读,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却发现不少学生虽然进行了课前阅读,但课堂上对这部分知识依然相当陌生,理解和掌握起来困难重重。对此,我进行了调查和反思,结果发现了一个长期以来可能被我们一直忽视的问题,那就是:我们仅仅要求学生去阅读,至于怎样阅读,却没有加以指导。在课前阅读这一环节中,学生的学习可以说是一个盲目摸索的过程。于是这种阅读就变成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一项任务,走过场,其效果当然可想而知。要改变这种现状,提高课前阅读的有效性,就需要教师进行阅读指导。
(1)速读前言和框题——初步了解教材内容
一般而言,课前阅读需要学生做到了解所上新课的主要内容,这部分知识首先可以通过前言、框题的快速阅读来获得。思品教材在每一课的篇首都安排了一段文字——前言,其主要作用就是介绍本单元或本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提出本课的主要问题,为完整地把握教材提供思维引导。但这部分内容往往会被学生忽略。在对教材新内容进行章节预习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速读前言和框题以迅速了解所学知识的主要内容。例如:在上九年级第二单元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时,就指导学生阅读前言——“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这条东方巨龙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外资企业纷纷落户中国。与此同时,大批中国企业也纷纷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中国与世界各国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更加广泛、深入。如何立足我国国情、借鉴国外经验加速现代化进程?国家实行哪些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这是我们所关心和需要了解的内容。”通过阅读前言学生知道了该课主要是讲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然后教师再指导学生阅读框题,进一步了解本课介绍的基本国策主要包括对外开放、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发展战略包括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这样学生就从宏观上初步了解了教材内容,为后面的阅读奠定了基础。
(2)通读课文——总体认识教材内容
在前面的阅读中,虽然对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但并没有交代具体的内容,所以还必须指导学生通读课文,从总体上认识教材内容。通读,并不是盲目地读,而是带着问题去读和思考。要求学生读后粗知教材大意,知道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并能用简明的语言加以概括,作出旁注。通读时要提醒学生注意教材的小字内容,如“相关链接”、图片和漫画等,因为这些资料往往是对教材知识的补充和说明;对教材中的一些问题如“议一议”、“想一想”等要尝试着自己解决,可用笔在教材相应位置注明要点,以便上课时与老师的讲解作比较,加深对该问题的理解。对于有疑难的地方,则要做出标记,写下问题,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
学生通过有目的预习,能促使他们听课时注意力集中,在疑点、难点获得突破之后,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兴奋之情,从而在大脑中产生深刻的刺激,留下较深的印象。这样日积月累,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第二步:课中阅读指导
经过课前的有效阅读,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已经有了一个粗略的认识,但对课本中课与课、课与框、框与框、段与段、图与文、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还不是很清楚,对某些具体问题的分析解释不够全面,还会出现一些主要知识点被遗漏的现象。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进行思考性阅读指导,指导学生读透教材,把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连成线、铺成面。苏霍姆林斯基说:“许多学生不能掌握知识,乃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学会流畅地读、有理解地读,还没有学会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可见,在阅读中思考是很重要的,它是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师要通过设置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性阅读,帮助学生掌握一个个具体的知识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实现知识的迁移。例如:在《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这个框题中,教材安排了三个子标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科教兴国。在教学中,笔者首先设置了三个问题:为什么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为什么我们要加快发展科学技术?为什么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在书中寻找答案,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紧接着笔者又问:科技与教育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与科教兴国之间又有什么关系?指导学生再次阅读教材进行思考,从而帮助学生弄清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重视科技和教育能振兴中华,所以我们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通过这样的指导,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第三步:课后阅读指导
    思想品德课内容的特点决定了学好这些知识,不但需要课前和课堂上的努力,更需要课后精读教材,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将教材化厚为薄,再变薄为厚,把握教材的脉络。每一节课上完,要指导学生对本堂课内容进行整理性阅读:如本节课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基本的概念有哪些,哪些知识点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等等。要求学生用一些关键词写出知识要点,列出提纲,将书读薄。在一课内容学完后,要指导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回忆性阅读,重读前言、框题和标题,根据目录结构回忆相关知识点,将书读厚。如在回忆过程中发现存在遗漏或印象不深之处,要及时打开教材重新阅读。通过这种回忆性阅读,学生对教材的认识自然就会深刻。对于老师课堂上强调的一些重要的概念、理论依据等课后需反复阅读、体会、思考、记忆,并用笔进行圈画。虽然中考是开卷考,但对一些重要基础知识的阅读和背诵还是需要的。当然这种背诵不是死记硬背,要掌握一些技巧,对此,教师可作些相关的指导,教学生一些阅读记忆概念术语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例如,通过分析结构缩句扩句,把法律的定义缩为“法律是行为规范”,再从来源、内容、效力、本质等方面扩充,达到深入理解的目的。再如通过比较“违法”与“犯罪”的本质特征来把握各自的内涵等。
    总之,加强阅读指导是为了“教会学生阅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如果我们所教的学生都能达到打开思想品德课本,就知道如何去分析每一单元、每一课内容,如何划线、旁注、思考、质疑,如何读出自己的体会,如何检测阅读的效果等;都能做到读有其法,思有其序,答有其路,由不知到知、由感性到理性、由模糊到清晰、由生疏到熟练;都能完成一个从“要读”到“自读”、“会读”的阅读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那我们就真正做到了为学生“奉献真理”,实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崇高教学境界和素质教育目标。
 



------分隔线----------------------------
------分隔线----------------------------
返回顶部
济源网站建设 左权县| 保康县| 南部县| 临泽县| 无锡市| 仪征市| 辽宁省| 江城| 洱源县| 蓬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