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是构成的物质的微粒。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分析和推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严谨的科学态度。
2.建立世界是物质的,构成物质的粒子是运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1.认识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粒,认识微粒的特征。
2. 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教学难点:
1. 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二、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
1.展示机器人图片,简单介绍它的特点和应用。 |
1.欣赏分子机器人图片,思考分子是什么,具有什么性质? |
从科技前沿提出问题,让学生了解科技新发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 |
|
(二)引导探究 培养能力
(二)引导探究培养能力
(二)引导探究 培养能力 |
分子和原子真实存在 |
1.讲述科学家对物质的猜想。 2.展示:苯分子和硅原子图片,指出苯由苯分子构成,硅由硅原子构成,归纳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
1.倾听和验证自己的猜想。 2.观看图片,得出: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
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的意识,当学生的猜想和科学家的猜想吻合时,学生会产生自豪感。
|
感知分子性质 |
1.播放水分子视频,感受分子的特征。 2.提问:视频中的水分子是静止的么? |
倾听,比较数据得出: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视频直观得出:分子在不断运动。 |
培养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
|
探究一: 分子的运动
|
1. 教师演示实验。酚酞和浓氨水相遇会变红。 2. 设疑:两药品接触没有?酚酞溶液还会变红么? 3. 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实验一。 4. 提问:两药品接触没有?为什么酚酞变红了?从微观角度解释原因。 5. 对比装置,总结优缺点。 6.提问生活中的哪些现象能说明分子在运动。 |
1. 观察现象,获得化学结论:水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浓氨水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 2. 猜想酚酞是否会变红。 3. 合作完成实验。观察现象。 4.讨论分析原因。 5.讨论回答变红的原因和装置优缺点 6.学生举出生活实例,证明分子在运动的。 |
不同实验方案的设计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探究是进行科学解释和发现、创造和应用的科学实践活动,在探究中学会合作,体现了学科素养中“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要求。
联系生活,将抽象的知识生活化,体现“从生活走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理念。 |
|
探究二:分子运动和温度的关系 |
1.【设疑】分子运动和什么因素有关呢? 2.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探究二
|
1. 学生合作完成实验、观察现象、分析原因。 |
学生在实验中观察现象,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体现了学科素养中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要求 。 |
|
探究三:分子间有间隔 |
1.【设疑】分子之间是紧密联系的么?观察苯分子图,你能看到什么? 2.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实验三。 |
观察图片得出: 分子间有间隔。 利用分子间隔器完成实验,观察现象,思考现象背后蕴含的化学知识。 |
从微观到宏观,再由宏观到微观,宏微结合深入理解分子间有间隔。 |
|
探究四:分子间隔与温度的关系 |
1.【设疑】分子间的间隔也受温度的影响么? 2.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四实验 3.演示实验:变瘪的乒乓球在热水中鼓起来。 4.类比分子间隔和人与人的距离 |
1.学生做实验、观察、记录现象。体会分子间隔和温度的关系。 2.在类比中体会物质体积变小的原因,感知分子大小、多少没有变化。
|
学生从直观的实验现象获得抽象的化学原理,又对“变瘪的乒乓球在热水中鼓起来”进行解释,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
(二)引导探究培养能力 |
探究五:分子间隔和温度的关系 |
1.【设疑】分子间隔与物质的状态有关系么? 2.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探究五。 3.等体积的气球和钢球哪个易被压缩? 4.归纳相同质量的同一物质在不同状态所占体积不同的原因。 |
1.合作完成实验,讨论分析为什么空气易被压缩,水不易被压缩。 2.思考并回答钢球为什么比气球容易压缩。 3.倾听理解不同状态的物质体积与分子间隔的关系 |
从问题和假设出发,确定探究目的,设计探究方案,进行实验探究,体现学科素养中“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要求。 |
(三)学生归纳 形 成 体系
|
1.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
1.交流和讨论,展示收获。
|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条理化、系统化。 |
|
(四)运用新知 解 决 问题 |
相应习题展示 |
思考,回答。 |
检测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
(责任编辑:谢毓坤)